最近,深圳进入了“高温+下雨”的模式,野外的小蘑菇也在“疯长”。在深圳,每年都会有人因误食毒蘑菇而中毒。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提示:远离毒蘑菇的最好方法就是,对于野外的蘑菇,不要采摘、切勿食用!

散步发现蘑菇,回家做成晚餐紧急送医


(相关资料图)

近日,深圳市光明区的张女士(化名)散步时,在路边发现了一片鲜美的蘑菇,她高兴地摘了一堆,回家做成了晚餐。

第二天,张女士开始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她被送到就近医院就诊,结合她的描述,接诊医院的医生锁定可疑食物为其晚餐食用的野生蘑菇——大青褶伞。2023年6月20日,张女士被转诊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疑难重症肝病科治疗。所幸的是,张女士的情况可控,经治疗后无生命危险,目前已康复出院。

这四种毒蘑菇在深圳最常见

据了解,深圳有关部门曾组织专家曾组成“科考队”,对深圳梧桐山、凤凰山、银湖山和碧岭及周边地区野生蘑菇的分布和种类进行了科考和采样。3天“大搜山”后,“科考队”发现这4种毒蘑菇在深圳最常见——

1.致命鹅膏。在凤凰山、碧岭都有发现,有剧毒。

2.假褐云斑鹅膏。在坪山碧岭发现有大量假褐云斑鹅膏,食后10分钟至6小时内可能会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3.粉孢牛肝菌。在凤凰山、碧岭、梧桐山都有发现,中毒后有消化道反应、有些会引起神经精神症状。

4.丝盖伞在梧桐山登山路边发现,含有神经精神型毒素。中毒后患者会出现瞳孔缩小、流汗、口鼻分泌物增多等。

网上流传的鉴别“毒蘑菇”的方法都不靠谱

据了解,毒蘑菇的鉴定是一件非常专业的活儿。即使顶尖的专家,肉眼也会出现误判,往往需要借助专业的设备和仪器才能辨别是否为“毒蘑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网上流传的各种鉴别“毒蘑菇”的方法都不靠谱。远离“毒蘑菇”最好的方法就是——野外的蘑菇统统不采,不买,不吃!

①颜色鲜艳的菇才有毒?

事实上,单看蘑菇的外表,并没有绝对的安全标准。一身雪白的鹅膏菌看起来很普通,却是一朵致命的“白毒伞”!

色彩不艳、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也极毒。但同样很漂亮的橙盖鹅膏,却是著名的食用菌。

②长在阴暗潮湿处的才有毒?

有人说,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角落?这也是错的!

所有的菇都倾向于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跟毒性无关。可以吃的鸡腿菇经常在牛屎等动物粪便上“绽放”。而包括“白毒伞”在内的很多毒蘑菇,都生长在干净的林中地上。

③不生蛆、虫子不吃的才有毒?

实际上,著名毒菌——豹斑毒伞常常被蛞蝓吃,不少有毒的蘑菇同样也可以生蛆。

④和银器、大蒜一起煮会变黑的才有毒?

实际上,蘑菇毒素不会与银器、大蒜等发生反应。

⑤受伤变色、流汁液的才有毒?

这也不是绝对的,像松乳菇、红汁乳菇受伤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但它们都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⑥菌盖上有疣、柄上有环和菌托的才有毒?

虽然这类菌有毒种类的比例较大,但也并非绝对如此。许多毒菌并无独特的特征,如外观很平常的毒粉褶蕈就很毒。

毒蘑菇中毒后的表现包括:上吐下泻、肝肾损伤、烦躁不安、出现幻觉、惊厥昏迷等。

一旦发现有人误食毒蘑菇,周围的人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1.立即呼叫救护车!

2.催吐!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然后用手指刺激咽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3.送医院!一起食用过同样蘑菇的人,无论是否发病,同样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

4.保留毒蘑菇样本!食用过的剩余蘑菇应留存,以便有需要时交给医生查明中毒原因。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轩慧 通讯员:深三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