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今年,东莞继续优化学校规划布局,促进区域学校供给协调发展。4月20日,东莞市召开2023年全市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动员推进会议,全面总结2020年至2022年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成效经验,同时统筹部署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教育扩容提质攻坚任务。

三年共完成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137所

自2020年3月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启动以来,截至2022年底,东莞市共完成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137所,新增公办学位超16.1万个,加上75所幼儿园,新增公办学位超过18万个,连续三年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从数量上看,东莞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跑出学校建设“加速度”;就质量而言,攻坚项目覆盖了全市32个镇街及松山湖、滨海湾2个园区,先后建成一大批理念先进、设计一流、功能齐全、独具特色的优质学校,在不断拉升公办学校“颜值”的同时,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学位资源,树立高标准、现代化的新型学校“风向标”。

在资金保障方面,市镇两级三年投入学校建设项目资金约152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将投入超过300亿元资金保障学校建设;在规划用地方面,2020年以来共为19宗教育项目落实使用650亩用地规模,为43个教育项目落实使用2190亩用地指标,通过新增用地、存量用地盘活和城市更新等多种方式供应62宗共5544亩教育用地。

今年将建设公办中小学项目30个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市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开展的第四年,也是新攻坚阶段的第一年。

接下来,东莞将继续优化学校规划布局,促进区域学校供给协调发展。2023年,全市公办中小学建设项目共30个,其中4个新建项目,26个改扩建项目;共增加学位33022个,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增加学位29922个,高中阶段增加学位 3100个。

此外,学校建设流程也将得到优化,致力于打造精品项目、民生工程。具体而言,持续做好项目审批服务提速增效、实行分级分类精细化集约式管理、提高和完善学校建设标准和设施配建水平。同时,进一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全力保障项目如期高效建设,做好自然资源要素和建设资金需求保障,完善社会代建制度。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直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