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至5日,多彩非遗闹元宵——2023肇庆广府文化庙会在端州区包公文化园街区热闹举行。作为系列活动之一的肇庆非遗集市最为吸引观众。

非遗展演、手信特产、文创产品等众多产品和特色活动汇聚一堂,为广大市民游客奉上盛大的文化盛宴。

这里灯笼高挂,喜气洋洋,红红火火,人山人海,50个摊位整齐排列,端砚、裹蒸、玉雕、金渡花席、龟苓膏、自鸣钟、白马茶、壮族黑豆酒等一批肇庆非遗技艺和文创产品集中亮相,充满着地域特色和文化生活气息。


(相关资料图)

“太精致了,这些手工艺品好搭我们的汉服!”

在广府金绣摊位前,路过的年轻女生们被眼前珠光宝气、造型华丽的金绣饰品深深吸引,忍不住拿过来戴在头上。

除了饰品,部分金绣作品以端砚、玉器为原材,加以金属丝、矿砂等材料加工而成,样式精美,引人注目。

该工艺为文创产品,结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新材料,因其诞生于广府文化发源地之一的肇庆,故而称之为“广府金绣”,经6年时间已成为一大区域特色品牌。

四会古法造纸摊位无疑是当天集市的“人气王”。打捞起纸浆,淋在木框内,再在纸张上点缀干花、干叶,5岁的小朋友李谦在妈妈吕女士的带领下,完成了一幅充满童趣的图画。

“这是我亲手制作的画,回家要挂在墙上!”吕女士表示,该活动新颖,让孩子零距离体验了古法造纸的过程,可以充分感受肇庆非遗技艺的魅力。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四会古法造纸,于南宋时由中原传入,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该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锵鸿表示,四会古法造的纸通称会纸,以当地盛产的竹子为材料。整个制作工艺分为采原料、制浆、打浆等步骤,我们通过这个体验活动,让大家参与造纸,体会纸张的来之不易,在普及非遗技艺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市民游客的环保意识。

“肇庆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肇庆市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邹通介绍,非遗集市将肇庆特色非遗元素集中展示出来,为肇庆人民营造了欢乐祥和、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更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广府文化中的非遗精粹。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于敢勇 通讯员:陈明红、吴勇强、杨乐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