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前几天细雨绵绵,其中也有人工增雨的功劳。记者从广东省气象局了解到,11月1日-3日,广东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抓住有利天气时机,组织陆空联合人工增雨作业,飞机在8市上空飞行作业8小时,6市组织发射地面火箭增雨作业32次共发射火箭弹127枚。

9月以来,广东旱情持续发展,为做好防旱抗旱气象服务,省气象局主要领导率队赴梅州等地调研了解干旱情况及当地政府抗旱服务需求,检查人工增雨飞机作业准备工作,要求抓住时机实施增雨作业,缓解旱情。

11月1日0时-11月3日9时,气象部门实施飞机作业2架次,飞行覆盖韶关、梅州、河源、清远、潮州、揭阳、汕头、汕尾等8个地市,共飞行约8小时。另外,梅州、韶关、河源、云浮、惠州、肇庆6市地面作业32次,发射火箭弹127枚。

据悉,今年第22号台风“尼格”于11月3日4时50分前后以热带低压的强度在珠海香洲区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7级(16米/秒),中心最低气压1003百帕。“尼格”登陆后强度持续减弱,中央气象台于当天8时对其停止编号。11月2日8时至11月3日8时,在“尼格”影响和人工增雨作用下,汕尾、揭阳、深圳和惠州南部市县出现了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广东其余市县出现了小雨,降雨以稳定性层云降水为主。降水过程有效降低了广东森林火灾风险等级,有利于增加库塘蓄水,在缓解广东气象干旱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卡斯 通讯员王天巍、林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