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18日,一连两天,摄影爱好者雷磊在江门新会银湖湾湿地公园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鸟界国宝”之称的“东方白鹳”。
3月20日-26日是我省第四十一届“鸟节”“爱鸟周”,今年主题是“爱鸟护鸟绿美广东”。记者从江门市自然资源局获悉,江门市森林面积达42.92万公顷,湿地和水域面积有174627.3公顷,将近珠三角水域和湿地总面积的22%。除了小鸟天堂,江门市还有开平孔雀湖国家湿地公园、台山市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鹤山市古劳水乡湿地公园等一大批候鸟栖息地和观鸟胜地。晒息江门的鸟类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脸琵鹭、黄嘴白鹭、黑嘴鸥、黑鹳,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褐翅鸦鹃、黑鸢、黑翅鸢、红隼、红嘴相思鸟、黄胸鹀、鹩哥、画眉等。
除了珍贵的鸟类,还有一批摄影爱好者奔走在江门各地,拍摄这些珍贵的候鸟。“这是我们首次在江门地区观测到东方白鹳的身影,非常难得!”雷磊说。
雷磊介绍,“东方白鹳”的越冬地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如鄱阳湖等地。如今候鸟已北归,它却来到江门逗留,给了我们近距离拍摄的机会。
雷磊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常年奔走在江门小鸟天堂、银洲湖、崖南红树林水道等地,拍摄南迁候鸟。2019年,雷磊在江门市新会区三江镇沙仔岛拍摄到9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极危物种的白鹤;本月2日,他又在江门市元宝山体育公园拍摄到鸟类的“稀客”——戴胜。
本月17日,雷磊拍摄到这只东方白鹳的嘴长而粗壮,眼睛周围和喉部的呈朱红色,身体上的羽毛呈白色,过渡到翅膀后逐渐变为黑色,一对鲜红色的腿十分修长,站立时体态优美。
江门市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每年11月到次年4月,大批候鸟会到江门避寒过冬。随着自然环境持续向好,前来江门市“做客”、定居的鸟类越来越多。一些平日不常见的鸟类不仅会出现在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内,有的还会来到位于市中心的公园“打卡”。
东方白鹳:属于大型涉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常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性宁静而机警,飞行或步行时举止缓慢,休息时常单足站立。3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高大乔木或建筑物上,每窝产卵3-5枚。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文生(综合江门发布)